新聞動態 >> 牧醫共享平臺李明博士-乳酸菌:深耕測序技術,聚焦菌種安全
2018年9月8日,第六屆中國生物飼料科技大會在廣西桂林如期召開。政府官員、飼料企業高管、畜牧業知名的院士專家學者、企業技術總監和重量級嘉賓們700余人齊聚一堂,見證全面開啟生物飼料新時代的大幕開啟。除此之外,還有11萬余人次觀看了會議網上直播。本次論壇為中國生物飼料企業提供了一個深入交流,共謀發展的高端平臺。
本屆論壇得到了各地政府領導、企業家、學者、行業精英們的積極響應。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李大鵬處長、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廳梁雄副廳長、農業廳畜牧水產飼料處劉權處長、桂林市水產畜牧局的唐金華局長、以及來自中國農業大學張日俊教授、華中農業大學梁益祥教授;華南農業大學鄧進平教授、馮定遠教授,以及廣西大學沈水寶教授,以及來自于新希望股份、六合股份的副總裁韓志濤先生和神爽水產集團的董事長易感峰博士等嘉賓應邀出席。
乳酸菌作為飼料發酵和飼料添加劑的常用菌株,其益生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其安全性的研究有待深入。風險和數量的可控方能更好的利用乳酸菌。在第六屆中國生物飼料科技大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李明博士詳細介紹了飼料中乳酸菌的檢測技術與安全性評估,熒光定量PCR技術快速評估乳酸菌的安全性與利用16s rRNA測序對乳酸菌進行鑒定和計數,具有傳統方法不可比擬的優勢。
據介紹,乳酸菌指發酵糖類主要產物為乳酸的一類無芽孢、革蘭氏染色陽性細菌的總稱。目前至少可分為18個屬,共有200多種。常見的乳酸菌檢測方法有稀釋平板培養法、比濁法、濕重法、顯微計數法和分子鑒定法,各檢測方法都有對應的優缺點。如以常見的稀釋平板培養法為例,它操作方法非常簡單,但操作繁瑣、培養時間長、鑒定困難,通量不高,只可計數可培養的乳酸菌。
要更好更高效的檢測出乳酸菌,李明博士介紹了牧醫所中心實驗室的一種研究方法——利用16s rRNA測序法分析乳酸菌種類和數量。其原理是由于微生物的數量與其酸核含量成正比。種類不同的微生物,其核酸序列各不相同,因此通過比較不同核酸序列含量的比例,即可近似得到不同微生物數量的比例。而國外利用相似的研究方法也成功的有一些新的發現。
對于乳酸菌安全性的評估研究方面,大部分乳酸菌被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以及歐洲食品安全局認為是安全的,目前安全性評價也主要集中在乳酸菌抗藥性基因與毒力基因上。在國外研究的50多個毒力基因上,李明博士這邊利用熒光定量PCR快速鑒定腸球菌ccf、asa1、ace、esp、cylA、gelE六種毒力基因的方法。
中心實驗室 發布時間: 2018/9/27 12:56:00 瀏覽量: 951